保研时期的我
保研圈,不乏激烈的竞争。在这个圈子里,我看到了可敬的对手,看到了绿群里的大佬,也坚定了我的梦想。我的愿望是到名校和更好的老师、同学、师兄师姐们交流学习。我相信,只要保研到我的梦校浙大、进入到研究小组中,就一定能进步、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。以后就能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。
但最近,我变得有些紧张,我担心我的简历还不够好,算法题刷得还不够多,没有论文背景,“套磁“也没人肯收我。我一直在攀比,生怕把学习专业课而不是卷所谓的那些算法、论文是在浪费时间。
我还纠结自己适合什么专业,能读什么专业。是偏向研究底层的方向(计算机架构、分布式系统、网络)还是前沿的应用方向(软件开发、AI)。对各个行业都略懂一二的我对自己说,都行,哪个要我就去哪儿。但不管在哪个领域,我做的,一定是有挑战性的工作!
说回时间分配的事情,我不想太卷课外的那些技术。 专业知识一定是第一位的。先不说以后会不会读通信、计网这块的研究生;我从IoT出来的,别人问我一个通信相关的概念而我却毫无直觉,真觉得丢人——就这还读研。 所以说,如果以后有老师觉得我简历上的研究经历不如别人突出,请看看我的专业课成绩、对专业知识的理解。
本科培养出来的,就不应该是什么研究精英,而是一个通识了专业领域各个方面的,有知识的人。路还很长,研究生阶段,你不可能有这样泡馆、看专业书籍、一步步推演理论的时间。
对于保研竞争这一块,我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,熬过这一段,你一定会在学习课外知识的时候更有感悟。我还坚信阿德勒心理学,一切都是目的驱动的。潇洒自如、倾听自己的内心吧,真到要你做重大选择的节骨眼上了,你也一定能适应的。
保研时期的我
https://optimushimself.github.io/2025/03/20/保研时期的我/